有溫度的城市——上海城市更新的同濟實踐
在上海未來的愿景里
建筑是可閱讀的
街區是適合漫步的
公園是最宜休憩的
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
10月31日-11月2日,2017年“世界城市日”主題活動“2017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以下簡稱“城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盛大開展。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三家單位強強聯合,共同組成“同濟設計”聯合展區參展本屆城博會,以“有溫度的城市”為主題,通過社區營造、街道漫步、濱水休憩、文化生活和歷史保護五個版塊呈現并展示了同濟在上海城市更新方面的實踐案例。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薛潮、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融、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工作黨委書記崔明華、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伍江、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甘忠澤會長等多位領導先后蒞臨參觀了同濟設計展區,并對同濟設計在上海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上海常常被描述成“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其發展觀念已經進入到一個更為追求深度品質的階段,同濟設計團隊依托同濟大學在城市與建筑方面的學科優勢,在城市研究、規劃和建筑設計方面匯聚智慧資源,助力上海發展,讓這個城市更有溫度。
社區營造
同濟設計團隊著力倡導自助及互助式的社區問題處理方式,將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的生活中去,解決問題的同時創造共同的生活福祉,拉近居民、社區、社會之間的關系,營造有溫度的社區。
街道漫步
“街區是適合漫步的”,這是一個城市的情懷,同濟設計團隊也將為民情懷融入于城市規劃之中,把更多的空間、場地留給“漫步的市民”,可以牽著愛人的手,牽著孩子的手去漫步,去愜意的生活。
濱水休憩
黃浦江——上海的母親河,她串連了上海城市發展的歷史片段,也見證著上海在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過程中,對濱水公共開放空間不斷提升的新標準。同濟設計團隊積極參與濱江改造和開發的過程,愿為歷史添上華美的一筆。
文化生活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精神的家園,也是城市個性和氣質的本源。同濟設計團隊助城市擺脫千篇一律且又平庸的“臉”,愿以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賦予城市別樣的溫度。
歷史保護
當下,城市遺產的數量越來越多、類型越來越豐富,遺產保護越來越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在舊改地塊中,歷史建筑也從“拆、改、留”實現了到“留、改、拆”轉變。在城市中來一次與歷史的邂逅,何嘗不是一種溫暖的回望。